山姆业态贡献沃尔玛中国70%营收;星巴克将裁撤1100名员工;柒和伊控股将出售超市业务 | 日报

食品和家庭产品
在经历了一年的销售下滑、抵制行动和高管更替之后,新任CEO布莱恩·尼科尔(Brian Niccol)希望给星巴克(Starbucks)的运营注入新的活力。在执掌这家全球最大咖啡连锁企业大约五个月后,尼科尔正在引领变革,对业务进行全面改革,并改善该品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他需要解决经营痛点、改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体验,以重启推动营收增长的引擎。尼科尔表示,修复效率低下的手机点餐系统是他扭转星巴克在美国市场颓势的最大挑战,也是最大的改进机会之一。
星巴克(Starbucks)将裁撤1100名企业员工,且数百个其他空缺职位将不再招聘。此次裁员不会影响公司门店的员工。截至去年,星巴克约有16000名非门店员工。此次裁员将影响企业支持部门的员工,但不涉及烘焙、制造、仓储和配送部门的员工。
瑞幸咖啡公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第四季度净营收为96.133亿元,同比增长36.1%。净利润为8.411亿元,同比增长183.8%。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9.279亿元,同比增长164.3%。2024年总净营收为344.748亿元,同比增长38.4%。净利润为29.317亿元,2023年净利润为28.479亿元。
中国现制饮品公司蜜雪冰城(Mixue Group)将开始接受投资者认购,计划通过在香港首次公开募股(IPO)筹资逾4亿美元。目前企业对于在香港上市的兴趣再度升温。总部位于河南省的蜜雪冰城周五表示,计划以每股202.50港元(约26.04美元)的价格发行1,706万股股票。预计其股票将于3月3日开始在香港交易所交易。今年迄今,香港交易所已迎来近10宗IPO,分析师预计这股势头将持续下去。
零售电商
沃尔玛(Walmart)中国在截至2025年1月31日的第四季度净销售额达51亿美元,同比增长27.7%,连续四个季度加速增长;全年净销售额约203亿美元,同比增幅超过20%。这一增速远超全球市场及中国零售行业平均水平,成为沃尔玛全球增长最快的区域市场。山姆业态全年贡献中国区70%营收,会员费收入增长超35%,付费会员数量持续攀升。截至2025年1月,山姆会员店在中国门店总数达53家。
腾讯大股东Prosus周一宣布,已达成一项有条件的协议,以41亿欧元收购欧洲外卖巨头Just Eat Takeaway,从而打造出全球第四大外卖集团。Prosus打计划以每股20.30欧元的价格收购Just Eat Takeaway的全部已发行股本。Prosus由南非Naspers持有多数股权,已持有食品配送公司delivery Hero 28%的股份。
柒和伊控股(Seven & i Holdings)将在出售超市业务等方面,给予美国投资基金公司贝恩资本优先谈判权。贝恩被认为提出了超过7000亿日元的企业估值。柒和伊将放弃伊藤洋华堂等的经营权,专注于便利店业务。
唯品会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第四季度净营收332亿元(约46亿美元),上年同期为347亿元;归属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4亿元,上年同期为30亿元;Non-GAAP净利润30亿元。全年总净营收为1084亿元,2023年全年为1129亿元。全年Non-GAAP净利润90亿元。
阿里巴巴集团发布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第三财季财报。季度营收2801.54亿元(约383.81亿美元),同比增长8%。净利润464.34亿元,上年同期为107.17亿元;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510.66亿元,同比增长6%。六大分部中,淘天集团营收1360.91亿元,同比增长5%。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377.56亿元,同比增长32%。云智能集团营收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菜鸟集团营收282.41亿元,同比下滑1%。本地生活集团营收169.88亿元,同比增长12%。大文娱集团营收54.38亿元,同比增长8%。
服饰美妆
耐克与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旗下塑身衣公司Skims签署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推出名为NikeSKIMS的新品牌,以吸引更多女性消费者。新品牌将包括一系列新的服装、鞋类和配饰,将于今年春季首次亮相,并计划于2026年在全球推出。
日本卡西欧CASIO在2025财年第三财季(截至2024年12月31日)财报演示文稿中确认,该企业已停止电子辞典新品开发。与停止新品开发一道的是,卡西欧计划对电子辞典部门进行结构改革,大幅缩减产品生产和销售组织规模。此外卡西欧的电子乐器业务也将大幅缩减产品线,重心转向高附加值的产品,撤出无利可图的品类。
欧莱雅正加强其在美国市场的地位,2024年该公司在美国市场的销售额增长27%,至118亿欧元。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叶鸿慕表示,公司产品组合包括CeraVe、Kiehl's、Maybelline、Ralph Lauren等18个美国品牌,这使其在美国消费者中极具竞争力。叶鸿慕表示,过去一年,欧莱雅首次成为美国第一大奢侈美容公司,这是该公司在美国市场份额不断增长的一个例证。
文章评论(0)